关于建立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的提议

关于建立“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的提议

中国昆虫学会:

传粉是维持与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机制之一。据统计,全世界被子植物有80%为虫媒传粉, 75%的作物需要昆虫传粉,粮食产量的35%与昆虫传粉有关。世界范围内每年传粉昆虫的经济价值约1540亿欧元,仅东亚传粉昆虫的的经济价值就达515亿欧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野生昆虫多样性有利于提高作物坐果率和结实率。传粉对作物产量的提高平均可达15-70%之间!保护多样的传粉昆虫,就意味着保护陆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人类食物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传粉生物多样性及其传粉功能本身受到威胁。有研究表明,自然生境有着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能够提供较好的传粉服务,距离自然生境越远的农地,其接受的传粉服务功能愈差。自然生境的破坏和破碎化带来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能够威胁到自然野生传粉授粉者的生存与生长,限制其传粉功能,从而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现代农业单一作物品种的推广和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的大量应用都可能会影响到自然传粉授粉者正常行使其功能。

欧美国家对传粉昆虫的调查与监测已实现常规化。1947 年美国农业部农业局(USDA-ARS)在犹他州建立了“蜜蜂生物学及分类学实验室”,并将主要科研力量用于家养蜂和野生蜂对农作物授粉的研究方面,并制定了一套从种类调查到应用的研究方案。经过多年调查的积累,美国2002出版了北美主要资源植物的传粉昆虫种类专著,有5年一次的监测报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从1948年成立之初就开始关注野生蜜蜂濒危问题,而以蜜蜂为主的传粉昆虫是关注的关键类群之一。英国从1962年开始,先后组织实施了90余项观测计划。英国蝴蝶观测计划(The UK Butterfly Monitoring Scheme, UKBMS) 的任务是评估英国蝴蝶种群的现状和趋势。《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从2000年开始组织实施了“国际传粉者行动”(International Pollinator Initiative),在全球选择了若干区域开展传粉昆虫的监测和评价。欧盟从2001年开始,为了阻止野生蜜蜂的多样性丧失,启动了为期10年的蜜蜂和其他传粉生物观测项目。2015年5月美国白宫提出一项促进蜜蜂和其他授粉者健康的新计划,要求加大研究力度,关注这些昆虫数量下降问题以及潜在解决方案。

2013年12月, IPBES(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第二次全体大会通过了于2015年启动全球和地区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决议。传粉生物评估成为最优先的领域,其中传粉昆虫工作是最主要的部分。2015年5月19日,美国白宫宣布了促进授粉昆虫健康的国家战略。该战略与授粉研究行动计划纲要的需求和优先行动相匹配,将更好地追踪授粉昆虫的数量,提高授粉昆虫的健康,并保护和改善授粉昆虫的栖息地。可见国际上对传粉研究工作极为重视。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因此解决我国粮、油、棉等供给安全问题始终是我国各届政府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随着我国粮食中长期规划的确定,围绕2020年粮食新增1000亿斤的刚性需求,以及国家、社会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日益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就蜜蜂传粉与保护作出了批示。

中国科学院内长期布局昆虫学研究上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单位,其中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东北地理所,版纳植物园,昆明植物所,昆明动物所,华南植物园,上海植生所等单位均有传粉昆虫研究工作者。农业部和许多高校也有一批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粉生物学的研究单位和学者。2009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织了一次传粉昆虫生物学研讨班,国内主要研究队伍40余位代表参加。此后,在BEF-China等项目支持下,德国两支分别从事农业和林业传粉服务的团队和动物研究所开展合作至今;中国科学院科发局推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院内传粉昆虫研究人员组成了骨干队伍,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昆虫多样性监测网;以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主,正在编研中国传粉昆虫多样性现状的评估报告。2013年,中国农业部启动了农业部启动了“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试点”项目工作,全国共有13个作物品种、20个示范基地参与。2014-2015年,传粉昆虫骨干成员加入并推动了中国科学院昆虫多样性监测网络的建设。目前该网络已经成为Sino-BON子网,并受邀在2015年AP-GEOBON做报告。

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昆虫学会迫切需要牵头组织一支集传粉昆虫多样性调查、传粉昆虫的传粉昆虫监测与保护和传粉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专业工作委员会和研究队伍,为保障我国农林业的生态安全,加强传粉昆虫多样性调查和动植物互作关系及历史发展过程研究提供服务。顺应上述形势,我们提议设立“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围绕传粉昆虫和生物学,在国际上吸引相关领域著名专家成为中国昆虫学会会员,凝聚昆虫学、植物学、植物保护学、生态学、基因组学等学科力量,为国内培育培育传粉昆虫人才做好引领、服务工作。

 

建议人:

朱朝东、武春生

2015年9月10日